今天A股科技板块涨嗨了!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等光通信概念股纷纷大涨。
近年来,随着AI、云计算的不断发展,以及5G网络的广泛部署,推动全球光通信行业快速发展。
光通信行业的核心产品包括光芯片、光模块及光网络终端,这三类产品构成了一个相互协同、紧密衔接的价值链体系,共同支撑起高性能光连接的实现。
在光通信板块大涨的背景下,近日又有相关公司赴港IPO。格隆汇获悉,8月25日,纳真科技公司(简称“纳真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花旗、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纳真科技为AI算力网络提供最关键的光通信产品,也是全球少数同时拥有光模块和光芯片研发及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如今光通信行业发展情况如何?不妨通过纳真科技来一探究竟。
1
超6成收入来自光模块,面临客户信贷风险
纳真科技的收入来自销售光模块、光芯片、光网络终端产品。
光模块是一种光电模块,用于在光信号及电信号之间进行转换,它作为交换机及其他设备之间的传输介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组件。
而光芯片是光模块的核心组件之一,在影响光模块的性能及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纳真科技已成功开发并批量生产DFB激光芯片,包括75mW大功率连续波DFB (CWDFB)激光芯片。同时公司正在开发100G/200G EML激光芯片及100mW及以上大功率CW-DFB激光芯片。
光网络终端不仅将终端用户连接到宽带网络,还作为边缘计算网络的关键节点,支持住宅、企业及工业环境中的多样化应用场景。
具体来看,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简称“报告期”),光模块业务为纳真科技贡献了64%以上的收入,且收入占比呈增长趋势;光网络终端的收入占比在20%以上,而光芯片的收入占比较低。
光通信产业链上游包括关键组件及原材料,如光芯片【包括激光二极管(LD)及光电探测器(PD)】、电路芯片、印刷电路板(PCB)及结构件。其中,光芯片是技术最复杂的元件。
中游由光模块组成,光学及电子元器件集成到光模块中,以实现网络中的高效数据传输。光模块围绕光芯片构建,其性能直接影响信号质量及传输效率。
下游光通信产品被交付给众多客户,如运营数据中心等云服务厂商、电信运营商、电信和网络设备供应商,支持数通及电信应用。
数通行业受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领域的应用、客户期望变化等因素影响,电信行业也受电信运营商投资周期、5G部署速度及监管政策影响。
纳真科技从第三方供应商采购光芯片、控制电路、各种结构部件等零部件,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金额的21.4%、22.4%、31.3%及35.4%。
公司已建立中国青岛及江门、泰国、美国四个制造基地,具备光芯片、光模块和光网络终端整个价值链的光通信产品制造能力。
纳真科技的核心客户主要为云服务厂商、电信和网络设备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占总收入的59.6%、55.8%、66.9%及68.9%。
公司产品除了在国内销售,还销往亚洲其他国家、北美洲、欧洲地区。其中,报告期内,纳真科技来自中国的销售额占总收入的65%以上,而在北美洲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美国。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纳真科技一般向客户授予自发票日期起计30至120日的信贷期,
其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分别约18.13亿元、11.91亿元、19.84亿元、22.49亿元,整体呈上升趋势,公司面临客户信贷风险。
2
净利润大幅波动,面临来自新易盛、光迅科技的竞争
近几年,纳真科技的业绩存在波动,其中2023年及2024年的净利润均同比下滑。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纳真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约50.43亿元、42.39亿元、50.87亿元、42.16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约4.2亿元、2.16亿元、0.89亿元、5.10亿元。
公司2023年收入下滑主要由于电信光模块的市价下跌及全行业电信应用下滑,导致公司电信光模块销量减少;加上主要客户正处于全行业去库存周期,数通光模块销量减少;需求下降导致光芯片销量大幅下降;以及竞争加剧导致公司销售的高毛利产品减少,光网络终端收入下滑共同导致。
2024年随着公司数通光模块在中国及海外市场的销量增加,整体收入同比增加。但受毛利率下降影响,同期净利润下滑,并产生约6.16亿元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
报告期内,纳真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22.1%、20.6%、17.4%、18.7%,整体呈下滑趋势。
纳真科技的毛利率受产品价格及不同产品销售占比变动影响。此外,随着行业技术快速发展及产品迅速迭代,公司产品在其各自生命周期内通常会经历市价的下跌。此外,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销往海外的产品通常比国内的毛利率更高。
这些年,纳真科技在研发上花了不少钱,但研发活动本身复杂且具有不确定性,通常耗时较长,公司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无法保证获得市场认可并创收。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10.9%、13.1%、12.3%及8.1%。
在AI、云计算及5G等高速数据传输及数据密集型应用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下,光模块行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
按销售收入来算,全球光模块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7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6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1%;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2954亿元,自2024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5%。
其中,2024年中国光模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29亿元,在全球光模块市场中的份额为26%;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872亿元,自2024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1.5%。
全球光模块行业竞争激烈,纳真科技面临着来自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Coherent等同行公司的竞争。而部分竞争对手拥有更长的经营历史及更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如果竞争对手采用激进的定价或产品策略,可能会影响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按2024年全球光模块收入计算,全球前五大专业光模块厂商合计占据44.1%的市场份额,其中,纳真科技以2.9%的市场份额在全球所有专业光模块厂商中排名第五。同期,纳真科技在中国市场的光模块销售收入为24亿元,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7.2%。
3
海信系又收获一个IPO,上市前多次派息
纳真科技总部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其历史可追溯至两家主要经营子公司美国宽带及青岛宽带的成立。其中,美国宽带由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及TransLight于2002年成立,青岛宽带成立于2003年。
2007年公司推出全球首款10G PON光模块之一;2011年收购东莞新科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的数通业务,开拓数通市场。
后来公司还通过收购美国光子(有源光学元件制造商),将业务拓展至光芯片市场;并通过收购Multiplex, Inc.(美国光电元件开发商和制造商)的资产获得了电吸收调制激光器及可调谐激光器技术,从而提升光芯片性能。
股权结构方面,截至2025年8月17日,海信集团控股直接及通过子公司世纪金隆间接合计持有公司48.61%的股份,为控股股东。
海信集团控股总部位于青岛,业务涵盖多个板块,专注于智慧生活、智慧能源、半导体和汽车电子等领域。
管理层方面,纳真科技的董事会主席于芝涛今年49岁,1998年获得浙江大学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学士学位,曾担任担任海信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海信视像董事长等职务,并于2021年加入纳真科技。
公司首席执行官兼光模块事业部总经理洪进今年61岁,他分别于1986年及1989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还在1994年获得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洪博士曾担任英特尔公司数据中心业务集团副总裁兼硅光产品事业部研发总经理,在电信行业拥有数十年经验,专注于光通信领域。
公司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王惠今年47岁,她2000年获得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曾担任青岛海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总裁等职务,还担任过海信视像财务负责人,2024年12月加入纳真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纳真科技在上市前有多次派息。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宣派股息约1.85亿元、2.13亿元、1.02亿元、0.42亿元,三年半累计派息超5亿元。
本次港股IPO,纳真科技拟募集资金用于持续投资新产品和技术研发;扩大光模块及光芯片的产能,以及提升整个产品线的自动化程度;加强业务推广及海外市场扩张;国内及海外市场的战略投资及收购;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整体而言,经过多年发展,纳真科技已经在全球光模块领域占据一定市场地位,但近几年公司净利润波动较大,且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未来公司能否持续绑定大客户,并拓展新客户来实现业绩增长,格隆汇将持续关注。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格隆汇